五官指人面部上耳、眉、眼、鼻、口。面相學中,耳釆聽官,眉保壽官,眼為監察官,鼻審辨官,口出納官。
臉部五官身體內部五臟是相應,如果內臟出現疾病,會通過
耳,五行屬水,腎臟對應,代表智慧;
眉,五行屬火,心臟對應,代表;
眼,五行屬木,肝膽對應,代表仁慈;
鼻,五行屬金,與肺部應,代表;
口,五行屬土,與脾胃應,代表富貴。
氣通於五臟,表現於五官,一個人心中喜、怒、哀、情緒變化,氣色發生變化,疾病會通過氣色而表現於面上。
耳,輪廓分明、有肉、顏色潤澤、聳過眉,吉相;
眉,清長、彎如新月、、端居額中,吉相;
眼,、含而不露、端正大方、炯炯有神,吉相;
鼻,聳端正、豐隆有型、顏色黃明、頭圓翼隆,吉相;
口,形狀方圓、唇紅齒白、有肉、開口時、閉口時,吉相。
耳有垂珠鼻有梁,金水相生主大昌;
眼明耳好多神氣,若不為官富;
口方鼻直人,金土相生紫綬郎;
唇紅眼黑木生火,人志氣多財糧;
舌長唇火生土,此人有福中年昌;
眼長眉秀足風流,身坐金章審堂;
耳唇水克火,衣食貧寒有智;
唇大耳薄亦如然,此相之人終不貴;
五色·五味·五臟 《黃帝內經》中五色、五味五臟對應關係是這:白色、辛味肺相應;紅色、苦味心相應;青色、酸味肝相應;黃色、甘味脾相應;黑色、鹹味腎應。於五臟筋、骨、脈、肌肉、皮膚相應,所以白色肌膚相應,赤色脈相應,青色筋相應,黃色肌肉相應,黑色骨相應。
面診理論研究深入人們通過實驗方法驗證面診理論,並提出診斷法則,臨牀診治具有指導意義。 《黃帝內經》面診知識鏈接 《靈樞·五色篇》中人面部比喻為一座宮廷院落,鼻居中央,位置,故曰“明堂”。其餘各部,如此形象化地予以想象:鼻部稱為明堂,眉間稱為闕,額稱庭(顏),頰側稱藩,耳門稱為蔽。正如《望診遵經》説:“首面上於闕庭,王宮於下,五臟次於中央,六腑挾其兩側。”這是面部臟腑分佈總規律。 《素問·刺熱篇》五臟面部相關部位劃分:左頰候肝,右頰候肺,額候心,頦候腎,鼻候脾。並説:“熱病部所起者,而已”、“肝熱病者,左頰赤;心熱病者,顏先赤;脾熱病者,鼻赤;肺熱病者,右頰赤;腎熱病者,頤先赤。”雖然這是熱病角度來劃分,但後世醫家它擴展應用到對一切疾病望診上。
五行學説認,宇宙間一切事物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這五種屬性物質構成。我們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各臟器之間有着關係,從而形成一個統一整體。人體五臟五行屬性,有着對應關係。 五臟五行對應關係
五行學説中,相生相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種現象。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另一事物有促進、助長和滋生作用。剋是指這一事物另一事物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作用。
人體五臟之間存在相生與相剋關係,如下:肝生心,心生脾,脾生肺,肺生腎,腎生肝;肺克肝,肝克土,脾克腎,腎克心,心克肺。
五臟和季節關係 中醫裏,季節分為春、夏、長夏、秋、冬五個季節,並結合五行學説人體五一一應。
看來,肝應春季,心應夏季,脾應長夏,肺應秋季,腎對應冬季。季節,對應臟器,需要注意保護。如春天是肝主季,肝氣,但是這個季節發生肝病,應該多吃小葱、豆豉之類助陽食品,以及大棗、蓮子之類補益食品。
五行和性格關係 中醫認為,五行、五臟性格密切相關。
五行若,比如説火多無制,人易;
水多無制,人多但意志;
木多無制,人多剛愎自用;
延伸閱讀…
古代以此五者正色。《書·益稷》:“五采彰施於五色,作服,汝明。”孫星衍疏:“五色,東方謂青,南方謂赤,西方謂白,北方謂,天謂之玄,地謂黃,出於,故六者有黃無玄五。”
中醫指五臟反映面部五種氣色。據以診斷疾病。《史記·鵲倉公列傳》:“﹝公乘陽慶﹞更悉禁方予(倉公),傳黃帝、鵲脈書,五色診病,知人死生,決嫌疑,定可治。”張守節正義引《八十一難》:“五藏有色,見於面,寸口尺內相應。”《醫宗金鑑·幼科雜病心法要訣·察色》“欲識小兒百病原,面部色,五部五色應五臟,誠中形外理昭然。”注:“五色者:肝色,赤為心色,脾色,肺色,腎色。”
臟腑肢節反應於面部色澤及其分佈位置,因而從面部色澤變化可測知全身臟腑組織疾病。通篇主要論述面部五色內應五臟各主病變,並色澤、枯潤、散聚及上下辨病之久、及後順逆。這些是望診主要內容,是色診綱,故篇名《五色》。馬蒔《靈樞注證》:“篇內有五色,言病義,故名篇。”
五行學説術語。指青、赤、黃、、五種顏色,五行學説,青屬木屬肝,赤屬火屬心,黃屬土屬脾,白屬金屬肺,黑屬水屬腎。但以此來診斷疾病時,結合實際,與病史和脈證合參,不能機械地硬套。參見五色主病條。
原因:體內熱氣集中頸部。(更年期、心血管疾病、中暑),輸送心肌養分冠狀動脈受到阻塞,心肌功能降低。
原因:膚色如果變越暗沉,表示體內囤積過多廢物。服用抗生素、止痛藥,皮膚暗沉。
原因:膚色轉變成黃色,大多是黃疸造成,一是脾胃累積毒素,造成脾功能無法排解毒素;另一種是肝功能出現問題,如肝硬化、肝癌。
原因:是因為氣虛或貧血引起,身體有氣無力。肺部功能,呼吸器官,缺氧。
原因:睡眠、壓力、內分泌、肝腎疾病、服用藥物,使血液中廢棄物過多,毒素不能排出,皮膚則晦暗無光澤。
臉部有數條經絡(督脈、任脈、三焦經、大腸經、小腸經、胃經、膽經、膀胱經,)上傳於面部,有應穴位,30多個。
人體有很多全息區,臉部有,臉部全息像正立人體縮影,可分為三個部分:上部候頭,中部候臟腑,下部候足。
面診歌訣:天庭面首,闕上候咽,闕中印堂,候肺原,山根候心,年壽候肝,兩傍候膽,脾胃鼻端,頰腎腰臍,顴下大腸,顴內小府(小腸),面王子膀(子宮、膀胱),顴候肩,顴外候臂,顴外之下,乃候手位,根傍乳膺,繩上候背,牙車下股,膝徑足位。
延伸閱讀…
臉部部位有痤瘡,對應是什麼問題呢?
額頭痘:壓力大,心火。
雙眉間痘:胸悶,心悸,心律不整。
鼻頭痘:胃火過剩,消化不良,胃脹氣。
左臉頰痘:肝功能失調,或者血液循環出現了問題。
右臉頰痘:肺功能失調,肺火上升,喉嚨乾燥,痰多咳嗽。
臉部痤瘡,應如何做生活作息調攝??
額頭痘:學會壓力,早睡早起,多喝水。
雙眉間痘:不要做過運動,避免煙、酒、辛辣食物。
鼻頭痘:注意飲食,吃冰冷食物。
左臉頰痘:保持心情愉快,作息要。
右臉頰痘:注意保養呼吸道,避免芒果,芋頭,海鮮易過敏食物。
唇周邊痘:多吃高纖維蔬菜水果,多喝水。
下巴痘:吃冰冷食物,睡眠宜。
只要臉部氣血,面色紅潤,引起皺紋。所以要放、多微笑、多運動、穴位或者全息反射區按摩,可以延緩老化、美容護膚。
面部全息反射區療法按摩,基本上是手壓面部反射區,直接刺激該反射區,面部人體臟器映射關係,可以透過臉部皮膚及末梢神經處進行刺激,直接刺激到這些臟腑,後達到調整人體陰陽、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目的。
此外,還可以進行臉部刮痧,臉部撥筋,臉部淋巴按摩。
用除小拇指外4個手指指肚,兩眉之間開始著力按摩髮交界處,可消除皺紋,減少抬頭紋發生。
0 结果